English

改革大潮育英才

——记经济学家李德伟
2001-01-0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楚序平 中天 我有话说

改革开放为中华民族培育了一代英才,而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也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他们中间,李德伟,以其独到、新颖的观点引人注目。

1987年,李德伟提出“人力资本股份化”、“全要素资本化”、“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创新观点,将“股份合作制”、“泛股制”推到与国际上“共享经济”、“职工持股”并立的位置,得到了有关方面领导的充分肯定。

他呼吁中国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实行内向外向循环发展战略,几乎是为十多年后中国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直接开出的药方,并预报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就是他当时提出的“国有资产优先股化”的办法,在1996年金融时报开展的大讨论中,得到广泛的支持。

1988年,他预言“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呼吁实行“国有民营、民有民营”,而今天中国民营经济高速增长,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

90年代初,为治理“大起大落”的经济,他在国家计委主持的至今为经济学界少见的“宏观调控在微观层次的实现形式”课题中,提出应研究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实行以“微观改革为主,宏观调节为辅;存量调节为主,增量调节为辅;结构调节为主,总量调节为辅”的综合治理政策,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一个人一生中只要提出一个理论构想并得到实施就是令人羡慕的了,而李德伟从八十年代以来提出的一系列超前的观点,并在十多年的改革实践中陆续被证实,的确是少见的。

李德伟,不是那种喜好张扬的人,初次见面,你甚至会认为他有些沉默寡言。然而,凡是真正接触过李德伟的人,无不被他那渊博的学识、充满睿智的谈吐、不同凡响的见解、对事物入木三分的透析所折服。

他从小羡慕苏格拉底式的智者,又崇拜爱迪生式的实干家。他爱读书,不唯书;他重实干,不盲干。他在提出每一个理论观点的同时,也同时考虑了一套实施办法。

李德伟在发展经济学方面建树颇丰。他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研究,已形成了自己关于人口众多的大国经济转型的独特道路和数学模型。他认为,在人口不多的小国,经济发展中偶然性、主观意志发挥作用的机会比人口众多的大国大,在后者的场合,提供了大数定律发挥作用的条件。他的许多思想已得到国外经济学界的注意。

李德伟当过工人、教师、干部,阅历十分丰富,深厚的实践经验加上渊博的学识,使他成为一身兼经济学家和管理干部的学者式的人才。不久前,他从国家工商局的研究单位来到广西柳州市挂职当副市长,把深入研究的经济学理论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以事业为乐,也从事业中得到无穷的乐趣。他知识渊博,兴趣广泛,擅长美术,爱好音乐、文学,偶有所感,也写几乎亦新亦旧的诗词。在这方面,也体现出他既讲方圆,又不拘一格的性格。

他在一首言志诗中写到:“曾尝苦胆性愈贞,半世文章劝振兴。毁誉一人当淡漠,兴衰百姓唯奋争。常吟故史思英烈,不弃民心事小人。愿荐此身追先祖,只留清白遗后生”。工仗相对,意境脱俗,这既是他的追求,也是他的写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